“孔明?你来了!”
刘獒惊喜的说着,拉着司马懿的手,来到了诸葛亮的面前,说道:“这位乃是河内司马懿,字仲达,阿父特意派来的,也是个聪慧之人。”
“聪慧?”
“莫非阁下便是那上奏曹操,故而声名远扬,百官谩骂的司马懿?”诸葛亮笑着问道。
司马懿脸色一凝,却又笑着,说道:“不才正是,不知这位是?”
“不才诸葛亮,字孔明。”
“从未听闻。”
“二位,二位,师君这便要授课了...”刘獒连忙开口,两人这才没有继续争执,不过,两个人互相看去,眼里都有些敌意,刘獒拉着他们,一同来到了书房,叩了门,袁术便让他们进来,三人一同拜见之后,坐在了下方,司马懿又单独拜见告知了自己的身份。
不过,袁术并不在意,仅是点了点头,便开始授课。
“二十有九年春,新延厩。”
“............”
“三十有一年春,筑台与郡。”
袁术将一书,进学,自认才华,无人能及,却从来没有过曹公那般的雄心壮志,自己想要什么呢?三公的位置?一世的安宁?还是像曹公这般的轰轰烈烈,创下不世之功名?
司马懿并没有想明白。
不过,曹操却已经开始了对新政的改进,首先,他请求张郃的帮助,在绣衣使者的督促下,要求各地的都邮前往县中乡野,向百姓们传达新政之事,务必要让他们明白,此举会对他们有书而已,向天子上奏是没有用处的,必须得想个法子。
首先,还得看看殿下的态度。
这一日,三人刚刚聚集在书房之前,司马懿与诸葛亮还没有来得及争吵,便有奴仆请刘獒前往前院客厅,说是袁术在那里等候,并且令司马懿与诸葛亮二人在此等候。
刘獒有些纳闷,在奴仆们的带领下,来到了前院。
刚刚走进屋里,便看到了在主位的袁术,连忙行礼拜见,而在袁术的侧边,又坐着两位中年人,其中一人是荀彧,他是认识的,而另外一人,刘獒并不知晓,但也连忙拜见,袁术这才介绍道:“这位乃是荀君,你是认识的,那位,便是司徒卢公。”
刘獒大吃一惊,连忙再次拜见。
卢植笑着,连忙回礼,他非常喜欢刘獒,因他礼仪周全,又极为恭敬,不像...咳咳。
“殿下,近来学业如何啊?”
卢植问道,刘獒连忙回道:“司徒公,我愚钝,全因师君之教导,故而有所得。”
“哈哈哈,好,好..”卢植又考校他的学问来,一旁的荀彧都有些无奈,这次前来,本来是询问一些其他事情的,卢公怎么忽然就开始考校了?而袁术有些傲然的抬着头,看着刘獒对答如流,心里甚是开心。
“好啊,殿下聪慧!”
卢植说着,忽然便问道:“殿下以为,新政之事,是好是坏?”
刘獒茫然的看着卢植,又抬起头,看了看袁术,袁术说道:“尽管说便是了,无论你如何作答,都无碍!”
看着面前的卢植与荀彧,刘獒想了许久,两人也没有打断他的思考。
“师君曾言,不作为亦可,却不能伤民。”
听到这句话,卢植与荀彧大喜,仁义啊,好啊,宁愿不作为,也不能冒险做出伤害百姓的事情,这回答的太好了,袁术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刘獒这才告辞离去。
看着刘獒离去,卢植笑了笑,说道:“此子,颇有仁庙之仁啊!”
“是啊,本来这番前来,是为了看看皇子有没有被曹贼蛊惑,如今看来,还没有,我们也得想个办法,在皇子身边,安排一位贤才之后,以免殿下走上歧途!”
“当是如此啊!”
屋里的人十分的开心。
刘獒走出了房屋,恭恭敬敬的低着头,表现出自己对众人的尊敬,附身站在门前,等候师君出来,就连门口的士卒们,都有些诧异了,不愧是仁庙之孙啊,道德秉性,尊师重道,当为天下少有!
刘獒低着头,嘴角撇了撇,脸上浮现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
仁庙之孙。
8)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