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聊斋考科举,第 94 章节,千千小说网移动版
返回第 94 章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季子禾苦哈哈的被逼着教剑的时候, 朝廷的分配终于下来了。    季子禾被任命为宁安县的县令, 这真的可以说是一个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一般科举考试前三名都是要留京做官的, 当然也不是绝对, 只是外放的情况少。先前他还在想, 若是自己在京做官怎么办,地府任命他为宁安县的县城隍,他既然接了任命就肯定不会不管的, 他莫非每天都要奔波在路上吗?    结果朝廷与地府一样,把他也安排在了宁安县。季子禾大松一口气的同时,又有些疑惑,莫非地府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还是他们用了什么方法影响了朝廷的选官结果?    疑惑归疑惑,季子禾也不是那么较真的人, 也没打算刨根问底非要找出来一个结果。过程什么也不重要,结局能令人满意就足够了。    宁采臣的考官名次挺靠前, 朝廷也给他任命了一个地方的县令,与季子禾一样,都是正七品。    选官结束了, 季子禾与宁采臣就商量着回家的事情了。要买土特产,雇车, 雇人打进士的仪仗充面子, 还要找人看房子,乱七八糟的事情还挺多的。    宁采臣的房子还是没打算卖掉,毕竟京州房价那么贵, 卖了舍不得,说不定过几年还能再涨涨。就算不卖,找个中介给安排一下,租出去一年的租金也能赚不少钱。而且宁采臣他们就算做了外地官员,每隔两三年还得回京述职,正好有个落脚的地方。    就因为他们的事情比较多,很多外地来考试的进士都回家了,他们还滞留在京州。    不过正是因为他们的磨叽,让他们参与了一场非常盛大的婚礼。    云萝公主是皇帝的掌上明珠,她的婚礼自然不会随便。驸马无论出身多高,在皇室看来,那也是下嫁了。况且今科状元的出身确实一般,只是一个小世家的旁系子孙罢了,若非一个状元光环,真的是不值一提。    不过,虽说是嫁,可是在很多人看来驸马就是个吃软饭的。皇帝命人在城中修建了奢华气派的公主府,那是公主夫妇要住的地方。驸马工资是皇室发的,住处是皇室给的,也不需要干什么活,唯一的工作就是哄好公主就可以了,就算有了什么政绩,那肯定也是皇室给他走的后门……这让很多人在羡慕的同时,心里又对驸马多了几分轻视。    不管旁人怎么样想的,作为新郎官,安大业自己是挺高兴的。    他穿着大红的婚服,胸前戴着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身后十二人抬的巨大的花轿中是他从宫中迎回的新娘子。    喜乐声几乎穿透了整个京州城,向人宣示着这场盛事。迎亲的队伍从街头排到街尾还没有到尽头,骑着骏马的宫女在前方开道,后边是一辆辆驮着巨大箱子的马车,那是公主的嫁妆,数量之多,不禁让人羡慕的猜测着那其中到底价值几何。队伍中,还有美丽的婢女,不断向道路两旁的围观者中撒着喜钱,这番大手笔让路人也多了不少欢声笑语。    年轻的俊美公子褪去了锦衣,穿着一身黑色的简单衣袍,牵着一匹骏马,远远的站在人群之后,遥望着那长长的迎亲队伍。    婚礼的热闹并没有影响到他半分,好像他一人与那边的热闹景象存在于两个世界一样。他手中握着缰绳,背上背着行礼,腰间插着一把折扇,眼神扫过那满脸笑容的新郎官,再看向那华丽巨大的轿子,冰冷彻骨。    “世子,您就跟老奴回去,别做傻事啊。现在战事都平定了,您去了也没有仗可打啊。”曹国公府的老管家愁着张脸,试图劝说这个任性的小主人。    “虽说战事平定,北胡大部队退兵,但仍有残余部队不断侵扰我大楚边境。只要胡人没有死绝,战争就还没有结束。”卫璋平静的说道。    “话虽如此,您可是曹国公府世子,怎么能上战场。刀剑无眼,若是伤到了您,可怎么跟国公爷与夫人交代啊!”    “正因为我是曹国公府的世子,所以才会执意去北边。曹国公府是马背上得来的爵位,先祖是大楚的开国之将,随高祖一同打过天下,这才有了曹国公府的名号。后来曹国公府败落,是祖父骑着马,踩着敌人的鲜血与头颅,又将曹国公这一爵位给重新冠在了头上,并被仁德皇帝赐予了“卫”姓,这才有了曹国公府如今的风光。我卫璋,又岂能败了曹国公府的名号。”    “可是,战场实在是太过凶险了。”    “危险与机遇是并存的,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比战场升迁的更快。我原先也有些顾虑,对上战场之事犹豫不决,所以才会想着试试走科举的路子,如今……”卫璋看着那消失在视线中的队伍,自嘲一般摇了摇头,“罢了,多谢你来送我。”    “世子,国公爷和夫人不是不想来送您,只是……”    “我知道,他们若真的来了,怕是我今天就走不了了。”卫璋笑道,他向爹娘提出要去战场之时,他爹娘都吓了一跳,不想让他离开。在他劝说了许久之后,才勉强同意。若非怕他们又改变主意,卫璋也不会走的那么急了。    “唉。”老管家叹了口气,“您多保重。”    “嗯,替我照顾好我爹娘,我走了。”卫璋再看了一眼迎亲队伍离开了方向,牵着马儿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    出了京州城,青年翻身上马,马鞭扬起,马儿唏律律的叫着,跃动四只马蹄,奔向了远方。    远方,是新的征程。没有诗与鲜花,有的只是悲壮与豪情。    城内,十二人抬的巨大花轿之中,穿着吉服,头上盖着红盖头的新娘手中拿着一块玉佩,珍重的抚摸着。一滴眼泪,无声的划过她的面容,从盖头中掉落,在玉佩上砸开一朵小小的水花,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等云萝公主的婚礼一过,宁采臣一家也收拾的差不多了。与仍在京州的朋友们吃了顿送别宴,季子禾就与宁采臣一家踏上了回乡的路。    与此同时,在离大陆很远很远的极南之地,巨大的冰原之上,白凤小心翼翼的控制着凤凰火,烤着大鱼。    “我想回家。”    白凤吸了吸鼻子,委屈巴巴。孟章神君,你什么时候才能想起来我啊,这地方简直就不是鸟呆的。    “男子汉大丈夫,有什么好哭的。赶紧把鱼烤好,送到我嘴里来,我好饿啊。”红色巨鸟趴在地上,不满道。    “我这不是哭,是风吹的。神君,我都烤了那么多鱼了,您什么时候才能带我回去啊!”白凤小心翼翼的将烤好的鱼放进大鸟的喙里,讨好的看着这个总是压迫自己烤鱼的龟毛鸟。    瞧瞧,这玩意儿就是被凤凰一族推崇的朱雀。明明是只鸟,吃个鱼还非要烤的,也不知道哪来的毛病。    至于哪里来的毛病,还不是因为白凤自己。天天闲着没事就知道烤鱼,烤了那么久,硬生生练出来手艺了。把人家朱雀馋醒了,白凤就自觉的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朱雀的饲养员。    “我也想回去啊,被冻了那么久,没力气,飞不起来。这里的鱼蕴含的灵气太少了,吃不饱,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若你有什么灵石丹药之类,那我可能会恢复的快一些。”朱雀嘴巴像个无底洞,一口吞了鱼,半点水花都没有。    白凤偷偷翻了个白眼,得了,要是有灵石,我自己就坐着飞舟离开了,还用得着求你嘛。    “白凤,我还饿,想吃。”朱雀两只圆圆的眼睛盯着白凤,白凤退后一步,脸有点热。    咳咳,怪了,他不是只喜欢黑色的鸟(乌鸦)的嘛,为什么会觉得红色的鸟也有点好看。嗯,肯定是单身太久的缘故,等回去他就去找个对象。    “等着,我去给你抓一条大鱼!”白凤饲养员任劳任怨的又跑到海里抓鱼去了,完全忘记上一刻自己是如何嫌弃那只红色的大鸟的。    至于那条把白凤无情的抛弃了的青龙,此刻正窝在自家人类的衣服里,软绵绵的摊成一条,呼呼大睡。    回乡的路上,季子禾路过兰若寺的时候,季子禾还去了趟画壁,感谢那小姑娘阿离的赠剑之恩。虽然没有给她送人肉,不过却送了不少其他的东西。小姑娘虽然有些失望没有人肉,但也没真把季子禾给怎么着,人家还是挺喜欢小禾子这个人类的。    除了这个小插曲,路上就再也没有遇上什么奇奇怪怪的事情了。    季子禾一行人回乡心切,怕拖慢进度,快到白河镇的时候,他们才打出了探花和进士的仪仗,一路风风火火的进了镇,惹得附近的人都来围观。    姑姑一家听到消息就在门口等着了,走了那么远,宁采臣终于回家了。几步下马,噗通一下跪在了父母面前,“爹娘,孩儿回来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姑姑和姑父满脸笑容的将宁采臣扶了起来,往队伍中看了一眼,没有看到季子禾的身影,眼中多出了几分担忧之色。    季子禾一到稻禾村,村里人就开始敲锣打鼓,在村口迎接他。不光是村里人,还有附近的村庄的村民也都来看热闹。    季子禾拜见了季氏一族的族老与村里的长辈,一路被簇拥着往家里走。离家越近,他就越激动,他甚至连一会儿要见爷爷的姿势都想好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本该在家里等待他衣锦还乡的老人,此刻却没了踪影。    137. 离开的人    “你们是说, 我爷爷去闯荡江湖去了?”季子禾整个人都是一个大写的“懵”字。什么叫闯荡江湖去了, 这几个字看起来那么平常, 为什么组合在一起他就有点听不懂了。    “就是这样。”村里的长辈看了看季氏的族老们, 从他们的脸上同样看出了尴尬, “前些日子季大爷收到了你的家书,得知你考中探花之后,没过几天就开始收拾东西了。”    “这事儿, 我姑姑知道吗?”季子禾问道。    为什么一回来就要给他这么一个荒唐的消息,什么闯荡江湖,那不是该十几岁的年轻小伙子头脑发热才会干的事情吗?他爷爷现在都多大年纪了,说句大逆不道的话, 他那老胳膊老腿的,出去就不怕遇到什么意外吗?    “知道, 可你姑姑劝不动他啊,我们都劝了, 可他非要离开。说什么等他玩累了,就会回来。你姑姑就搬来和他一起住,一时没看住, 他就不见了。我们一个村的人都没有看到他从家里出来,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时候走的。”季氏的族老说道。    季子禾觉得有些头累, 这都叫什么事啊!他以前也没有听过爷爷说过想要去闯荡江湖的意思啊, 怎么这么突然。他一个人在外边,钱带够了没有,吃的好不好, 穿得好不好,会不会遇到坏人,若是出了什么事,也没有个人照顾他……季子禾实在是想不通,他爷爷到底为什么要离开。他好不容易考中了进士,可以好好孝敬他了,他为何非要离开。    “那可曾出去找过?”    “找了,咱们村,还有周边的村里都派人出去找了,没找到。你姑姑急的都报了官,官府也派人找了,还是没找到。后来你姑姑就掏钱让官府贴了个告示悬赏,至今也没有人提供出来什么消息。”    季子禾蔫了,考中探花的喜悦顿时就消失不见了。他突然有些茫然,他考进士真的也不是多喜欢读书,若不是因为爷爷的期望,他干嘛要寒窗苦读那么多年。可他好不容易考上了,爷爷却离开了,那他努力了这么多年还有什么用处。    孟章蹭了蹭他的脸颊,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他跟在小禾子身边这么久,自然知道小禾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他爷爷做个老太爷,安享晚年,结果他明明已经成功了,谁知道人不见了。    这么多人看着,虽然孟章用了障眼法季子禾也不能去摸摸他。他想向孟章笑笑,可他却笑不出来。    “你也别急,我记得你爷爷一定不会有事的,说不定过段时间他就回来了。”季氏的族老说道。    “嗯,谢谢你们在我不在家时,照顾我爷爷。长老,我想一个人呆会儿吗?”季子禾说道。    “那你好好歇歇。”村长叹了口气,季子禾这孩子是所有人从小看到大的。他们都知道他们爷俩不容易,谁知道会遇上这种事情啊。    “大家都散了,探花郎走了那么远的路,一路舟车劳顿,肯定累了。大家也都别堆在这里了,让探花郎好好休息休息,都散了。”    村里的长辈与季氏的族老们共同维持秩序,将所有的村民都劝走。很快,热闹房子里变的清冷下来。    黄九郎将大门关上,他的主人现在可没心情接待客人,还是等他心情平复了再说。    “小禾子,别伤心,江湖可不是那么好闯的,说不定过几天你爷爷就知道困难回来了呢。”孟章把自己变了大一点,筷子腰变成了水桶腰,伸出大爪子拍了拍季子禾的脑袋安慰道。    “虽然他们都说我爷爷是自己非要出去闯荡江湖的,可我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季子禾抓住孟章的爪子,龙爪一点也不好摸,硬的很,还有长长的指甲,抓着有点硌手,可他还是没有送开。    “我听我爷爷说过,他年轻时还真的闯荡过江湖,虽然他说的那些江湖之事挺像那么回事,可我知道那都是他瞎编的,村里老人说过,曾经看到他在县城里的大酒楼里当过跑堂。要真像他自己说的那么厉害,他也不会没几年就自己跑回村里来,娶了我奶奶,安安分分的种了那么多年的地。”季子禾说道。    “既然如此,那会不会是他以前的仇家找来了?”孟章说道。这很有可能嘛,因为怕仇家报复家人,所以自己独自离开,不牵连家人,也不是没有可能嘛。    “不会。”季子禾肯定道,“虽然我爷爷常吹嘘他年轻时是个武林高手,可他抓只鸡有时候都能扭到腰,他根本不会什么武功。他的性格我最清楚,最多跟人发生点口角,根本不可能与人结什么大怨。”    孟章想了想,在几个屋子飞来飞去的转悠,似乎想找到点什么线索。季子禾也没闲着,去了书房,如果季老汉给他留下什么肯定会留在他的书房的。    没过多久,孟章从季老汉的房间里伸出了脑袋,冲着书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