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第33章,千千小说网移动版
返回第33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顾家饭馆, 醉得迷迷瞪瞪的陆时秋被二丫那高亢的笑声吵醒。    他脑子还是很沉, 肚子饿得咕咕叫, 一抽一抽地疼。    “这是醒酒汤。先喝些。”坐在对面的顾永伯推了推面前的汤。之前的饭菜全都消失不见了。    陆时秋揉了揉眼,拿起汤勺喝了几口, 才反应过来,“我睡多久了?”    “不多,就两个时辰, 在这么多客人中, 你算是醒来最快的了。”顾永伯脸上还是挂着那浅浅的笑容。    陆时秋却是猛然惊醒, “什么?已经过了两个时辰了?”    他拍了下额头。再过一会儿,夜市就要开始了呀。    他着急忙慌喝了几口汤, 起身就要招呼大丫和二丫下楼。    顾永伯把人叫住,“先不急。我先跟你谈点事。”    陆时秋眨了眨眼,是哦, 他找自己来有事的,重新坐回去,“你刚还没说啥事呢?”    他心里忐忑不行。该不会命令他以后不要再卖爆炒蛤蜊了?    “你那爆炒蛤蜊跟我们家的口味很像。你刚刚喝醉的时候,把所需的材料都说了。我想问你为什么会知道我家饭馆里的方子?”    陆时秋冷汗涔涔, 他喝醉会说醉话吗?怎么没人跟他说过?    陆时秋面上挤出一抹假笑,心中忐忑,嘴上还在做垂死挣扎, “巧合。你也知道这菜其实没什么难度的。”    对,确实没什么难度。除了里面用了柠檬,其他都是他惯常见的调味料。    他当时研究的时候, 里面尝点里面有点酸的味道,以为是醋。没想到他放醋进去,味道全变了。后来才想起来用果子。在系统的提醒下,得知柠檬很酸,而且适合做菜。于是他从严家食材铺买了一个。放进后,味道果真跟他之前吃的一个样儿。    顾永伯点了点头,“一个菜巧合,我还能相信。可是刚才点那一桌菜,你都知道。甚至就连我娘子前几天刚研制出来的新菜,你也知道?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陆时秋全身的血液像是被寒冷的冰凝结住,只有冰凉和搐动,这人外表憨厚,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没想到是只笑面虎。    他该怎么解释?他能怎么解释?    1111还在那儿幸灾乐祸,【看,露馅了?就你那点道行,还跟人家斗。】    陆时秋定了定神,半真半假道,“说实话,我其实不知道什么方子。但是我只是舌头好使,能尝出菜的味道而已。”    顾永伯眯着眼打量他,弯了弯唇角,似是信了,“原来如此。”    陆时秋大松一口气,不动声色抹了把额头上的汗。    顾永伯支起下巴,“其实我挺欣赏你的。你明知道我弟是县令,还敢充我们顾家饭馆下手。这份胆识让我刮目相看。”    陆时秋心虚,这话太过夸大。他不过是相信县令大人名声好罢了。    “掌柜太客气了。我就是无知罢了。家里婆娘怀孕,想多挣点钱养家。”    成亲多年才得了一个儿子的顾永伯听到这话,有了一丝认同,让小二上菜。    陆时秋边吃边聊。两人没一会儿就熟悉起来。    顾永伯说话也不像刚刚那样咄咄逼人,“陆老弟,我说句实在话。你舌头这个本事千万不能漏出去。全国独一份,你家就是普普通通的渔民,随便一个捕快都能给你们家定罪。你要想过安生日子,你就不能再用你这舌头。”    陆时秋将信将疑。    “你一直待在盐俭县,可能不知道外面有多乱。朝廷有三大党派争斗,信王党,卫党和太后党。咱就说信王党。他就住在府城,离咱这只有几十里。他现在最是缺钱的时候。你说他要是听说你舌头这么好使,不得把你抓过去帮他分析各大酒楼的菜谱吗?就算一个方子只卖十两,一百个方子,也有上千两了?更不用说顶级佳酿,那是千金难求的宝贝。如果你真成了信王的狗腿子,万一他哪天被卫党和太后党斗垮,你的小命可就玩完了。”    陆时秋就是个地地道道的渔民,别说太后、王爷这等金贵人,他这辈子接触过最大的官就是他爹--里正。现在经顾永伯这么一说,自己好像还是个香饽饽。而且他也意识到他把金舌头想的太简单了。    也对啊,他没学过做菜,接触的材料也极少,他只练了十来天就能把顾家饭馆的招牌菜做出来。如果他是个厨子,精通做菜的步骤,拥有精湛的刀工,能够掌握火候,也能拿捏住每份调料的份量,这世上再难的菜,他都能原样做出来。    他就成了香饽饽,可他的身份根本配不上他的能力。那些缺钱的人必定会如顾掌柜所说那般行事。    怪不得系统抽奖给的那么干脆呢。何着这金舌头的坏处不比好处少。    陆时秋不是那不知好歹的人,站起身,冲顾永伯恭恭敬敬行了一礼,“顾老哥,你是个厚道人。说实话,我这么对你们店,你对我还能这么好。我心里感激。”他给顾永伯倒了一杯酒,又给自己满上,双手举起,“顾老哥,你救了我一命,我敬你。以后你就是我哥。以后我再也不卖蛤蜊了。”    说完,一仰脖子,酒全喝了。    顾永伯也跟着啜了一口,“其实我跟你一样,都是农民出身。要不是我弟当上县令。我哪能开得起饭馆呀?”    陆时秋点头,“这话我信。”    “我娘说的一句话,我至今还记得。没有后台,你在任何地方开铺子,不赚钱就罢了。但凡赚钱,你就跟那小儿抱金子在街上走没什么区别,谁都能上来抢走。力小而任重,不可取。”    陆时秋静静听着。除了最后一句话没听懂,其他他都听得一清二楚。    顾永伯继续给他倒酒,“我跟你说这么多,其实是真心想交你这个朋友。不提你舌头的事儿,你还真有点本事。咱家的蛤蜊卖得那么好,但是你居然能改良得更好。这点我服你!”    陆时秋不好意思地挠头。    见火候到了,顾永伯也不再废话,挑明来意,“这样。你那蛤蜊别卖了。我给你一份独一无二的方子。卖烧烤,你就放在夜市卖。卖了钱,你给我一半。你看怎么样?”    陆时秋睁大眼,“烧烤?”    他原以为对方提点自己,就算是好心了。没想到对方居然会主动给自己指名一条出路。    顾永伯笑着点头,“是我娘给的方子,特别适合在夜市卖。价格也不贵。”    陆时秋刚才说不卖蛤蜊,心里还有些肉疼,这会子只有惊喜了。    独一无二的方子。那不是比卖蛤蜊还要好?    陆时秋再次给他敬酒,“多谢顾老哥,多谢你信任我。”    顾永伯笑着摆手,“没什么。如果有人欺负你,你只要来找我。”    陆时秋笑着接纳了。    两人就原材料选用展开热切讨论。    顾永伯这边不会插手烧烤生意,至于摆摊时间也由陆时秋来定。可以说给他绝对的自由度。    陆时秋装似不经意道,“顾老哥,你就不怕我贪了去?”    顾永伯拍着他的肩膀哈哈大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陆时秋琢磨两遍,在心里问系统,“这是不是信任我的意思?”    【不!他的意思是这点小钱,他根本看不上。】    陆时秋:“……”    第二日,陆时秋收到顾永伯遣小二送来的烧烤架,一同前来的还有顾家饭馆的厨子,一点一点教他。    还别说这味道真的很独特,逛夜市的时候,吃着也方便。    学了三天后,陆时秋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到了第四天,带着大丫和二丫到夜市摆摊。    烧烤的利润比不上蛤蜊,但它的量却是蛤蜊的好几十倍。    第一天摆摊,生意就很火爆,队伍排得老长。    大丫帮着收货,陆时秋忙得不可开交,    二丫闲着无聊,在陆时秋后面的空地上表演顶碗,一个人玩得也很嗨。    客人们边排队边看二丫的杂技表演,丝毫不觉得无聊。    等到了收摊,三人累得精疲力尽。    尤其是二丫,玩累了,她就坐下来吃,吃完了再接着玩。    陆时秋生怕她胃吃坏了,在旁边劝她少吃些。    第二天,陆时秋让三堂叔不要再给他送蛤蜊,换成扇贝,生蚝,海虾,鱿鱼,鲍鱼,毛蛤蜊,海参等。    这些都很适合做烧烤,而且价格也很便宜。    三堂叔没想到他这么快就改了行,蛤蜊才卖了没两天,又换新吃食,这也忒不靠谱了。    不过他也没说什么,按照他说的告诉陆婆子。    陆婆子跟三堂叔一个想法。    只是她心里不乐意,还是按照老三说的给他送。主要是这儿子特别能折腾,她要是不给,等老头子回来,她指定得挨骂。    为了自己能过消停日子,送就送。    就这样过了十天,陆时秋盘点这些天挣的钱。    他每天都会计算各样食材的重量,这些都是成本,他和顾永伯要平分利润,不能把成本也包括在内。    十天,除掉所有开销,他一共净赚了二十两多。两人平分,他也能得十两。    一个月算下来,他能赚到三十两。    陆时秋欢喜得整个人都傻了,“四乙,你看到没?我只要辛辛苦苦挣这一年,就能挣上三百多两。等我儿子考上秀才,我就是秀才老爷的爹。咱们村那些看不起我的老少爷们都得敬着我。”    1111一言难尽,实在不忍心告诉他,他婆娘肚子里的是个闺女。    转眼三个月过去了。陆时秋思量着,他爹也该回家了。    陆时秋一大早到顾家饭馆结了银钱,顾永伯接过钱,还特地送了他一小坛云中仙,“回去再喝,现在就喝,赶车太危险了。”    他不说,陆时秋也不敢喝。    这酒好是好,就他娘的后劲太大了。他这么好的酒量连三杯都撑不住,忒丢人。以后再不敢跟别人吹自己千杯不醉了。    这次挣着钱,陆时秋不再藏头露尾了。    主要他这份烧烤是独门手艺,而且他还是跟县令家搭的伙,也不用担心被谁抢了去。    他带着两个丫头在县城大肆采买了一通。    细棉布,花布,蓝布,上好的细面,上好的精米,猪肉,点心,麦芽糖,糖葫芦等,满满当当买了一车。    担心两个丫头路上饿,他还特地买了十几个肉包子。    晚上出发,第二天一大早,村民们早起赶海回来,正好看到拉着一车东西的陆时秋。    “哎哟,时秋,你这是打哪发财呀?”隔壁许大叔背着竹篓嘴巴张得老大。    陆时秋笑得合不拢嘴,“我现在在县令大人家的饭馆干活,挣了些银钱,买些东西回来孝敬爹娘。”    有人拍着细面袋子,揉搓了两下,发现真是细面,赞道,“哎哟,陆老三可真孝顺,瞧瞧这可都是好东西啊。”    ……    要是旁人可能会觉得害臊,可陆时秋是啥人呢?不妨碍他利益的情况下,他比谁都喜欢显摆。    他甚至停下来,让他们看个真亮,还一一给他们介绍东西的价格。    大伙听得直咂舌,一口一句,“太贵了。太贵了。你这车东西得花多少钱啊。”    这时候,陆时秋就分外谦虚,“给爹娘买的,多贵都不算贵。”    于是陆时秋二十六年的坏名声,经过这一车东西和简简单单几句话硬生生给洗白了大半。    他人还没到家,看完热闹的村里人就匆匆忙忙赶到陆家报喜。    陆家人刚赶海回来,背还没来得及直,就听到这些大娘大婶一人一句“你家三子真孝顺”之类的话,把陆婆子都弄懵了。    陆老头率先反应过来,“我家老三回来了?”    “哎哟,可不是嘛!老多东西了!”    洪氏眼睛一亮,赶紧跑出去看。    正好跟陆时秋撞个对面,瞧见陆时秋真的拉一车东西,她笑得合不拢嘴。    陆时秋在看到陆老头的那一刻,叫得比哪一回都大声,“爹,娘,你看我给你们买了什么好东西?!”    陆老头硬是听了半个小时大伙的恭维。    陆婆子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因为老三得到村里人的夸赞,她还以为自己的面子早就丢没了。    待大伙都散了,东西一样样搬进家。    孩子们一人得了一串糖葫芦,满院子瞎蹦跶,一口一句,“过年啦!”    屋内,洪氏眼巴巴瞅着桌上的东西。    陆婆子拉着陆时秋的手,“你在县城挣钱也不容易,咋买这么多东西?这得花多少钱啊?”    找回面子是重要,但是钱握在手心更重要。这孩子有点钱就要撒出去,咋这么不会过日子呢。    陆时秋半真半假道,“我现在在帮顾家饭馆做事。一个月有二两银子。娘,您好不容易生养了我,我得孝敬您。”    这话喜得陆婆子见牙不见眼,摸着陆时秋的耳朵稀罕得不行,“哎哟,我的好儿子哟。你可真孝顺。”    陆时秋拿了块细棉布,“娘,这是给孩子扯的细棉布,剩下的东西,您做主。”    陆婆子点头,“应该的。孩子皮肤嫩,是得要细棉布。让你媳妇做几件新的。”她算了下日子,“对了,你家孩子应该是在六月生,那时候天热,记得做开档的。”    木氏从自己房里出来,听到这话,应了一声,“是,娘。”    洪氏听到三弟一个月有二两工钱,羡慕得眼睛都红了。可惜她也只能羡慕,公爹偏疼老三,肯定不会强求老三交公的。    陆时夏不太信,“老三,你怎么攀上顾家饭馆的?他们那么大的饭馆怎么会要你呢?我看他们店的伙计挺机灵的呀。”    陆时秋早就想好了说辞,“我不是在店里面干活。而是在夜市。他们饭馆推出一项新吃食。适合在夜市卖的。就想找个口齿伶俐的,我跟那饭馆掌柜认识,他就让我不要卖蛤蜊了,跟着他干。”    说到这里,他还掏了个小本子,“家里每次送过去的海鲜我都要记账,然后再交上去。”    他翻到最后,从怀里取出个钱袋子,“这是我们掌柜结算的海鲜钱。你们数数,一分不少。价格是按照县城那边的价格。比你们卖给二道贩子还贵了呢。”    陆婆子瞪圆眼睛,迫不及待接过钱袋子,数了又数,比她之前预想的多了一两多银子。    全家人都很高兴。这意味着他们将来的海鲜都有了着落。    陆时春拍拍老三的肩膀,“哎哟,还真让你攀上了县令家。老三,你可真有本事。”    县令大人家啊?想都不敢想。没想到老三不辞辛苦,大老远送蛤蜊给县令家的饭馆,真的搭上了县令家。老话说的好,舍得了孩子套得住狼。    作者有话要说: 顾永伯是县令大哥哦,并不是县令本人。上次并没有跟着一块去赶海。陆时秋教他们赶海的四人组是林云舒,凌凌(顾二的媳妇),顾三和顾四。感谢在2019-12-06 10:18:21~2019-12-06 18:04: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13 30瓶;丹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