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快穿],第77章 本卷完 飞升,千千小说网移动版
返回第77章 本卷完 飞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叶锦登基后沿用了几个有真才实干的老臣, 但那些墙头草妄图左右她想法的朝臣们…… 叶锦也并不介意让他们为地砖上一层红色。

    在斩了几个大臣后,其他的朝臣们皆跟个鹌鹑一样,话也不敢说了。上朝也都是先瞅叶锦的脸色。

    好家伙, 面色如此白皙的女娃娃, 居然在这乱世成王霸业,当真是人不可貌相。

    对于跟着叶锦打江山的人, 叶锦也并未亏待。她一向是个不把权势放在心里的人,所以她手下的四员猛将和王朝原本的周将军, 五人皆被册封为归德大将军, 从三品头衔。当然旧朝的势力也被大洗牌, 一些墙头草叶锦要么打发他们辞官归隐了, 要么就调到了闲职部门,关键部门人员都是她的人。

    至于周仪, 叶锦原本准备将他定为左相,毕竟这厮才华是真不错,但考虑到他的敛财能力, 先放他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干一两年,多挣点钱银助安朝休养生息、招兵买马。

    其他人叶锦也皆按照他们的能力给封了官, 而叶大、叶氏自然也是太后和太上皇, 叶宣则封了一个理王的称号, 希望他明理。

    除此之外, 叶锦继续将叶宣丢给了周仪, 并担任户部侍郎一职。

    从这次册封中, 原王朝的旧臣也大概知道这些君王的性格, 第一天上朝时,还有人试探着提出了“广纳后宫”的谏言,后来直接被叶锦无视了。

    他们不依不饶, 叶锦就干脆直接:“想辞官还乡?”

    他们是不敢的,于是只能闭嘴。

    登基后,叶锦并未对其他国家发起战争,而广开科举之门,并将此事交给了周仪负责,原先的几名老臣从旁协助。

    她并未大赦天下,而是让刑部的人上上下下仔细筛查一遍犯人,罪行较轻的可直接赦免,杀人放火之类的直接死刑,处于两者中间的则一律去干苦力。

    正缺人手呢。

    “国库亏欠,亟需一笔钱财。”叶锦召集了她的几个心腹和原有的几个大臣,其中有名大臣还是原来的太傅,为人倒是保皇派。

    是的,谁是皇帝他保谁。

    见陛下的眼神望向自己,太傅摸了摸自己的胡须,淡然道:“为臣愿为陛下效力,带领府中众人缩衣节食。”

    叶锦转头看向其他人,于是其他人皆附和太傅的话。

    当目光望向叶大等人,叶大咧嘴:“臣这身上干干净净,一个铜板都没有。”

    叶锦微微勾唇,就又听叶大说:“不过这来钱最快的法子,是不是抄家啊?”

    其他大臣:“……”好黑心的人。

    倒是叶锦的心腹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好法子。

    周仪甚至直接进献了一张单子:“臣昨日在茶楼坐了坐,倒是知道原来有些同僚家中还很是宽裕……”剩下的话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叶锦干脆直接将单子传递给其他人,这下子有两个大臣眼神就开始惊疑不对劲了。

    毕竟也有他们的好友。

    等到叶锦放他们走,两个大臣对视一眼,叹了口气,决定还是得传递个消息。

    好家伙,就这一张包囊朝中煊赫大臣的单子一出手,第二天上朝叶锦就收到了这些大臣们进贡的百万白银。

    嗯,开学堂和军饷的钱都有了。

    因为免赋税五年,原先流浪在外的流民们也开始逐一在官兵的带领下慢慢回乡,而不愿回乡的人也在当地定居,逐渐也有商户来来往往,安国倒是以所有人没料到的速度开始快速平稳发展起来。

    安国平稳后,随之而来的是其他三国的商户、百姓开始朝安国迁移,在这个乱世,安国倒成为了唯一的净土。

    而他们的陛下此时正感受着神魂深处的巨大力量。

    是民心。

    ---

    安国二年,盛京呈现一片繁荣景象,而今年也是科举第一年,因旧朝功名还在,有往来的举人结伴来到这座满载希望的都城。

    叶宣随同周仪一起负责科举之事,等到考卷收齐,他拿着那些文采斐然的考卷,忍不住长叹口气:“先生,这些人写得可真好。”

    从流民四起到如今新国初建,也不过四五年,而他接受周仪的教诲也不过两年。虽说这两年他日日都要苦读,但和其他举子之间的差异还是十分巨大的。叶宣也时刻感慨命运无常。

    周仪翻阅着一沓粘着封条的考卷,道:“王爷不必如此谦虚。”

    叶宣讪笑两声,不说话了,倒是开始认真看考卷,最后一道策论题是叶锦所出,需要学子结合如今朝政谈谈如今新推出的商税制度。

    商税制度是叶锦结合她的历练经验提出,结合了华国时期的起征点税收标准和如今的商业情况而提出,该商税制度还有待完善,毕竟才刚实行下去。

    叶锦并未有传统的重农轻商思想,两者她皆重视,毕竟商业的繁荣发展还能盘活安国的经济,所以叶锦在商业上下了不少功夫。

    至于农业,叶锦又在户部下设立了一个新的“农司部”,并招纳了对农业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人才,又花费重金邀请了几名对农耕之事有研究的农民,让他们在三年内研究出高产的作物,并能改良土地,以达到高产、高质。

    当然他们的前头也吊着胡萝卜,叶锦承诺有贡献者,可按功劳大小加官进爵。

    朝廷上下也都知道叶锦对爵位、官职的不在意,只要做得好,只要有真本事,那都能得到重用。

    没看现在农司部的人都天天窝在工位上,赫然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会试结束,两千多名考生中选择了300名贡士统一参与殿试。殿试结束,周仪和叶宣从考卷中选出前十名并交予叶锦。

    御书房内,叶锦只粗略看了一遍,问他:“你最看好谁?”只粗粗翻阅最后一道策论题,也可知这十名贡士是有真才实学的。那么一甲前三的选择就得看叶锦的意愿了。现在叶锦将这个机会给了叶宣。

    他们私下谈话倒并未一直朕、本王之类的,仍旧以你、我相称。叶宣虽说被周仪教诲不可过于散漫,但私底下还是很享受这种相处氛围。

    在他心目中,如今的陛下还是以往护着他的亲姐姐。而叶锦送给他的大黑一家也好好在皇宫里养着,他时不时带出去玩一圈。这些都是他们朝夕相处的证据。

    叶宣挑过考卷看看:“我觉得唐雎还不错,这个宋毅也很好。唐雎原先就获得过解元,这次又获得了会元称号,若是此次殿试中继续中得魁首,就成全了他的三元及第。”

    “嗯,”叶锦看了眼两人考卷,将唐雎选为状元,又看了眼叶宣,“此次殿试中你可多加观察,择三两朋友。”

    这些都能成为叶宣以后的助力。

    叶宣哼哼唧唧两声,又犹豫:“皇姐,你听过盛京四才子吗?”最近一些墙头草官员又开始为陛下的后宫担忧起来,认为照陛下这样,皇脉无法延续……这岂不是得亡国啊!

    叶锦照例是没理他们的,但随后盛京四才子的名头倒是越来越响。

    叶宣从其他人口中得知,这些人都是有意成为后宫一员的。

    毕竟这些人的祖父、父亲要么被迫辞官,要么就被贬职,他们若想出头,只能走科举这条道路,这怎么能行。他们倒也可以借着父辈的官职去捐一个小官,但成为小官却并不是他们渴望的。

    如今这些人可知道当今陛下原先只是一个宣城屠夫的女儿,听说以前还未定亲,想想就知道陛下还未少女怀春过。但哪个少女不怀春,这盛京四才子可是囊括了温柔、浪荡、铁血、禁欲四类,只有陛下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成为陛下的男人,征服陛下才是他们要做的。

    可是想要见到陛下一面实在是太难了,毕竟叶锦暂时也没有微服私访的想法,偶尔她出门都是很快又回来,毕竟别人想碰到她的衣角都十分困难。

    见不到陛下的面,只好借城中八卦人之口,把名头越吹越响,万一陛下哪天想见见他们呢。

    “不知道,”叶锦看向叶宣,又分了一半的奏折给他,“批。”

    叶宣蹙眉:“皇姐,这……”这是不是有点不合规矩。

    身后的太监总管早已带人搬来椅子放在叶锦的下方,叶锦丢了一半奏折给他,漫不经心嗯了一声:“最近发现了什么?”

    知道这是皇姐考教自己,叶宣干咳两声:“边关又出现了大批流民,是从其他三国逃难而来。我与先生分析形势时发现其他三国如今正乱得不行,他们还未平息国内混乱。先生说照这样下去,三五年是平稳不了的。”

    叶锦嗯了一声,当然平稳不了,再过两年等城中百姓过上稳定生活后,她就会率兵攻打其他三国,趁早平稳了这天下。

    安国三年,叶锦提拔叶宣暂代监国,丞相周仪、归德大将军叶大从旁辅佐。

    安国四年,陛下叶锦正式率兵出征,叶宣监国。

    安国七年,叶锦攻破刘朝国都;安国九年,秦朝与张国联手,不敌,投降。

    安国十一年,天下一统,新皇叶宣登基,定国号为晋。

    叶锦背着刀,这是她征战沙场8年一直陪伴她的武器,今日她坐在摘星楼上,遥看着墨云翻滚的天空,明明是白日,天色却已暗淡下来。

    叶宣、周仪等人正在下方看着她。

    摘星楼高十八米,叶锦低头时还能看见那个已带有一丝威严帝王色的叶宣正愁眉苦脸,像是要哭鼻子。

    叶锦叹了口气,又遥看天空。

    终于要结束了。

    轰隆隆——

    第一道雷劈下来时,摘星楼下的人都死死盯着,叶锦以神魂之力在头上形成保护罩。

    叶宣咬牙:“皇姐会没事的?”虽说皇姐说她会离开这里,但他怎么也不知道皇姐是以这样的方式离开。

    天雷不断,声音大到盛京的人都忍不住往这边瞧,惊疑不定,各种流言一下子飞遍整个盛京。

    说得最多的,莫过于叶锦是神仙,要渡劫回天上去了。

    这个回答也得到非常多人的信赖,毕竟一介女子有这么大的本领统一四国,想想就是神仙手段。

    天雷只象征性地劈了她十八道,随后金光大盛。弥留之际,叶锦望向楼下的亲人朋友,这些年,她倒是真切得到过他们无私的关爱。

    叶锦抛出一道功德金光润泽底下的亲朋,又将自己的刀扔出,直直矗立在摘星楼顶端,随后飞升。

    晋国一年,庙宇横生,而庙宇中为首摆放的,莫过于镀了金身的叶锦。

    他们称之为“晋锦娘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