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第692章 选择这样打,千千小说网移动版
返回第692章 选择这样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奥斯曼的主力,几乎被围在巴格达。
    巴格达东南是明军沿河营地,上千门重炮已经把城墙轰成废墟,被围之下的他们当然想都不敢想从这个方向去突围。
    南边到西南则是明军洪承畴兵团,他们跟洪承畴打了好几天了,以为打赢了结果是诈败,反而因为追击他们,被围在巴格达周边。
    西边到西北,则是奥斯曼原本的重镇费卢杰。原本是他们迂回明军中部的最关键后勤结点,没想到被明军前部兵团一下子就给打下来了。现在被包围士气受挫,最关键原因就是丢失了费卢杰。
    东面及东北面,则是明军后部兵团出动的四万五千精锐,这些兵马人数不多,却有近半骑兵,对奥斯曼大军的后路威胁极大。
    除了巴格达正北面的沙漠与荒原,其余都已被明军战略包围。
    朱由校以弱示敌,故意把中部兵团和后部兵团搞得看似比较弱,就是为了让奥斯曼主力进这个套。
    华夏兵法中的一字长蛇阵,看似最普通最不厉害,但是一字长蛇阵用好了,就能以蛇之七寸诱敌,然后首尾联动包围敌人。
    敌人太骄傲、太自负了,觉得能解围巴格达,里应外合击败明军中部,包围明军前部兵团,所以就是会往这个口袋里面钻。
    看起来明军优势巨大,但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地方。
    那就是之前一直是奥斯曼的主力进攻,明军在防守,敌人进攻受挫。
    现在则颠倒过来,明军主力进攻,奥斯曼相对采取防守或者突围。
    要想迅速歼灭敌人主力,明军必须打好进攻,在进攻中彻底击败敌人,不给敌人突围逃跑的机会。
    朱由校只在自己身边留5000兵马,就是要把明军主力全部投入上去,在决战的进攻中,彻底歼灭敌人。
    仔细检查沙盘和滑翔机、热气球侦查的情报,发现敌人绝对不能小觑。
    杨嗣昌、朱燮元在他身旁,像参谋长一样,一起研究敌人的布局和明军的进攻打法。
    杨嗣昌先说道:“陛下,兵法围三缺一,我们留了北边给敌人,这条路都是沙漠和荒原,敌人自以为熟悉地形、适应沙漠的巨大昼夜温差,很可能选择从北边逃跑。我们做好埋伏和追击,正可以~”
    朱由校微微颔首,杨嗣昌说的非常贴合兵法,这也是目前很优秀的办法之一。
    但是敌人肯定也很清楚,如果对手是经验不丰富的统帅,很可能会惊慌失措,仓促安排从北边突围。然而底下将领、军吏、兵卒都会担心,自己会不会跑不掉,被上面那些人当做垫脚石,军心可想而知。仓促突围就会军心生乱,军心生乱会演变成蜂拥逃窜......
    穆拉德四世作为有一定经验和本事的统帅,肯定不会选择这条必败之路。
    所以,朱由校预测敌人会有更积极的行动。
    于是看向朱燮元,这位在四川搞后勤和防守的专家,历史上是一位人品能力俱佳的能臣,这一世没有奢安之乱,他虽然不在川中征战,但在征服安南和东吁的后勤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局部中等规模战争和西南战略规划中,都有一些直接参与,并取得很不错的效果。
    论经验和眼界,其实他得到的机会比杨嗣昌少一点,所以也稍微弱一点。但是,朱燮元有他独道的优势,那就是擅于防守,并尤其难能可贵的擅于反包围战术。
    朱由校期待他能换位思考,站在奥斯曼的角度,思考敌人会如何反包围。然后提出他的破解建议。
    朱燮元看懂了天启皇帝的目光,稍微思考了一会,忽然眉头一皱:“陛下,臣以为敌人不会简单从北边突围,而是依旧寻找机会与我大明主力野外决战。”
    “嗯,继续讲,说说原因和应对之法。”
    “遵旨。”
    朱燮元知道天启皇帝是喜欢集思广益的帝王,稍微组织语言后,娓娓道来:“敌人一直在伺机与我军决战,但是不是我军攻城敌军守城,就是敌军攻击工事,我们在工事防御。敌人还没机会在野战中,真的拼一把呢。所以,我军应当巩固包围,而不是急于围攻和打落水狗。”
    杨嗣昌听了反问道:“之前敌人主力跟前部兵团不是打了吗?是一场野战,我军火力有优势,野战打败敌人了啊?”
    “那并非敌人的主力,敌人的决战意图也不坚决,或者说一开始就是试探,然后迂回攻击我中部兵团。”
    “难道您以为,敌人还能在野战中打败我军吗?或者说野战,不是敌人死的更快吗?”
    “老朽以为,困兽犹斗,决不能轻视。”
    杨嗣昌觉得朱燮元把敌人看得很强,把自己这边的野战优势给看扁了。朱燮元觉得杨嗣昌过于乐观,或者说理论性很强。
    朱由校把他们的关系看在眼中,杨嗣昌作为先被提拔,且有些嫉妒心的人才,当然不愿意看到被地方上来的老大臣给比下去。所以他有意提问,想要提一些朱燮元建议里的毛病。
    杨嗣昌的这个缺点,其实在年少就成才的人身上比较常见。朱由校擅于用人,而擅于用人的关键,在于发挥手下的优点,不让他们出现在不适合的位置上,而不是对手下要求严苛,要求他们成为“完人”,因为要求手下当“完人”,要不然底下演戏,要不然聚集的是一堆庸才。
    “杨爱卿,朱爱卿。朕觉得你们各自说的有理,但也都有些不足。”
    “陛下说的是,臣一定注意。”两人一起回道。
    朱由校对他们说道:“这次我们的秘密武器,其实已经到了,但要用在欧洲,打佛郎察、尼德兰和瑞典他们,暂时不适合用在这里。”
    “臣等明白。”
    “所以,这次决战,依旧是步兵对步兵,骑兵对骑兵的一次正规野战。敌人必然选择反击,我们不能想着敌人直接从北边逃跑,也不能四处巩固防守,忽视了重点方向。”
    杨嗣昌、朱燮元打起精神。
    只听朱由校一字一句道:“敌人虽然不利,但依然会朝我们进攻。”
    ......啊!?
    “因为那个穆拉德四世,不打一场决战不会甘心,只可惜他连我的面都见不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