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第797章 越来越有处理世界事件的能力,千千小说网移动版
返回第797章 越来越有处理世界事件的能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计策狠毒。
    离间大明与板鸭,确实是最好的切入点之一。
    黎塞留这是看准了大明经济实力强于板鸭,而板鸭又对大明为联盟之首不是很认同。
    在欧洲的锦衣卫指挥使刘侨,用飞鹰、飞鸽和快船、快马等最快途径,把消息传回京城。
    朱由校知道以后,一方面是感叹红衣主教黎塞留不愧是这个时代的政治最强者,但是也就到这为止了。
    实力不够计谋来凑,佛郎察实力还是没能到巅峰,不是自己天启大明的对手啊。
    还是那个办法,你用阴谋,我用阳谋。
    朱由校又新稿一个化名,作为反派丑角,化名发动国内大讨论。
    他在讨论文稿上引用黎塞留的原话“北美大陆根本没有殖民的价值,大明看上的是艾斯板鸭南美的殖民地,那里才最肥沃和多矿。大明占据北美以后,必然要扫灭板鸭、葡萄牙的拉丁美洲。”
    这个言论看起来再给大明呐喊助威,但是明眼人能看出来不安好心。
    大明不打佛郎察、尼德兰,打盟友艾斯板鸭?
    这放在国际上还有信誉吗?还有友谊和真诚吗?华夏从来不是这么做人做事的啊,难道以后大明要成为国际强盗?
    才不呢!
    要做也要做师出有名的霸主。
    很快不少人就开始议论。
    比如新名家的学子就说:“试问?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有无数的水浇地,那里比南美富饶多了。大明为什么不去殖民?那里的劳动力比南美多得多,大明要去殖民不是有更多的劳动力么,为什么大明不去殖民??
    真要这么搞,那真是对地理和世界考察缺乏常识。因为拉丁美洲是地理上距离大明最远的一片陆地。岂有舍近求远之理?除非不安好心,觉得盟友板鸭好欺、南亚人口多不易吞并消化。这是正确的师出有名吗?”
    一位新纵横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看这是佛郎察的红衣主教最想看的局面。这个红衣主教,以阴狠强硬著称,没想到这回搞背后煽风点火了~
    佛郎察北美殖民者犯下了滔天罪行,为了躲避大明的惩罚,诱使大明就要背刺盟友’的一系列谬论。请问黎塞留大主教,这样做为了逃避责任,转移目标就会躲避过大明的惩罚么?
    当年佛郎察与奥斯曼签订协议,背刺欧洲同信仰的邻居、密谋对付远方的大明,虽然佛郎察临战退缩,宁可无耻地背叛盟友,也不敢对盟友奥斯曼给以武力支援,反而对大明大造舆论,不择手段抹黑大明。最后的结果如何?”
    有新阴阳家的人撰稿:“黎塞留抹黑大明聪明人一听便知,但是艾斯板鸭人听到之后不可避免地会浮想联翩,听起来像是造谣中伤,可是说得有理有据,让他们又不得不产生怀疑。
    表面上看好像佛郎察和尼德兰人说的也很有道理,艾斯板鸭人明知道是敌人有意挑拔离间,可是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得不防呀!更可况开始去南美殖民的国家就是葡萄牙与艾斯板鸭,他们殖民的目的就是掠夺财富,而不是派人去南美搞建设,更不是去扶贫做善事。
    他们所掠夺的财富全部是土著创造出来的,欧洲人去那里是为了监督土著干活,是为了享受,没有欧洲人去干活。此乃以彼之阴,养佛郎察之阳,岂能如他所愿!”
    新农家的也质疑那种背刺盟友的方案:“自己干活开发无人去开发的难以开发的土地建立家园,而不是去抢现成的。现在大明已经在大洋洲和北美洲移民上千万人,哪个人不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明没有逼迫一个土著干活,这是为何?
    因为华夏人不需要逼迫土著!也不需要抢任何人的土地,大明的探险队自己去探索未来发的大片北美洲和大洋洲,目前新农家敢保证,北美和大洋洲的农牧业潜力,远远没到上限。要大力开发,而不是粗狂搞得很差,然后去抢盟友。”
    朱由校化名的这个反派继续撰稿,首先表示自己与佛郎察无关,与黎塞留无关,就是站在大明继续崛起的角度怎么提议。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否该把艾斯板鸭的殖民地一点点拿过来?是否拿对方更多钱粮?”
    新儒家对于这个谬论更是严厉批驳,他说:“大明是个文明的国家,除去与敌对国发生战争时缴获战利品,就连敌对国百姓也是我们争取的对象。更不会去抢盟国的土地与财富了,散布大明要抢夺艾斯板鸭南美殖民地谣言的人是拿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可笑之至!”
    新儒家的争取敌国百姓的观点,虽然有点理想化,但是大明掌握世界物质财富,尤其是掌握世界产业链的几乎全部加工制造,当然要争取这些百姓,因为他们是生产者和购买者啊。
    谁想发展掌握生产力,谁当然争取希望生产者和购买者。
    所以新儒家的分析,原理不对但是结论碰巧没错。
    紧跟讨论的人更是成千上万,只有个别人认为应该抢夺,却遭到评论者批判。
    朱由校的目的是,你黎塞留不是搞谣言吗?那我就光明正大讨论,最后看看你的谣言,我大明采不采纳~
    新百家各各派,又转开讨论。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个这个小丑的观点不值一提,但是大明确实应该采用更强硬的立场。
    每一个新百家内部,也是基本分为两种观点,一派觉得该对板鸭强硬,另一派觉得不能背刺盟友。
    尤其是当年板鸭在吕宋马尼拉,对华侨动过手,这个仇要报。
    但是反对的人说出了他们的理由,这个历史事件是通过两国政府协商解决的。对方已归还吕宋,以及以后讨价还价是更明智的选择,用强硬手段反而正中敌人下怀。
    提出报复的人多数接受了这种说法,但是仍有一部分人还是耿耿于怀,难以泯灭心中的怀恨,继续发布文章辩论。
    于是又开始辩论起来。
    这种辩论朱由校觉得跟黎塞留期待的离间完全不同。
    这是我大明在讨论中越来越有处理世界事件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有处理世界事件的能力。
    黎塞留的计策,不仅不能如愿,反而让大明百姓更强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