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第748章 辩论深入中下层,千千小说网移动版
返回第748章 辩论深入中下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下阶层才是大明的主体,只有上层人物参与论题辩论是毫无意义的。
    从大明朝廷扩展到民间,这才叫真正的时代改变。
    山东济宁城一个十字路口的凉亭围满了参与论题辩论的人群。
    “财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财富从底层百姓中来,最后落到了地主、豪强、当官的、豪门士族腰包,这本来就是剥削与压迫,这世道早应该改变了。”一个中年人气愤地说道。
    一个学究摸样的老年人说道:“读了论题文章之后感觉劳动者创造了财富,财富是从劳动者的劳动中得来的,财富又到了劳动者那里,老板的资产也是财富的来源之一。但是劳动者得到的财富少了不少,少了的部分被各种坏人盘剥走了。
    是否能够杜绝剥削,使得劳动者能够获得全部自己创造的财富?刘先生是老夫遇到过的最有见识人,能否给大家解惑?”
    刘姓青年人说道:“有雇工就会有剥削,即使重新回到自给知足的小农经济状态之下,剥削与被剥削只能说是减少到了极限,但是仍然不能杜绝剥削,况且那是倒退。除非倒退回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否则剥削永远存在。
    陛下实行了新政之后,提升农工劳动者的地位,使得劳动者所创造的财富回到自己的身上的比例逐渐高了。”
    虽然真正的财富是他们自己创造,拿回应有也是自己行动拿回来,但天启提升他们的地位,正是创造这种条件,百姓们一时想不到根本也是正常的。
    老学究道:“还是后生可畏啊!看来我们这些老家伙以后也得多学习新知识才对!”
    那个中年人问道:“听说你家本来比较殷实,为了考秀才你变卖了家产,中年后考上了秀才,为何没有当上官,后来只当了个教书先生?”
    老学究十分惭愧:“可不是么。考上秀才没钱送礼获得一官半职,后来多数人都去学习杂学,反而学到了挣钱的技术,谁还去学没有实用价值的程朱理学,考上个秀才都没有学算学吃香。”
    中年人:“那不叫杂学,叫新杂家,或者新百家。其实都是学本领,老学究现在改行当会记和审计也不错么。”
    老学究点了点头:“老夫有一定的算学基础,又去进修班学了一年统计,四十多岁才学到了谋生的技能。现在还一直学习新学,学了知识不用在工作中也是白学,知行合一才能实现知识的价值。
    其实,知易难行?知难行易?都不正确。
    学了知识就要用在实处,工作中发现知识的残缺再去学习补充就容易的多,知识与行为脱节的话无论是学习与行为都会很难,边学习边行动就不难了。
    知行合一又该如何做到?知识与行为必须按部就班地、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能做到知行合一。”
    刘姓青年建议到:“以老学究您的认识水平完全可以参与论题辩论,这样的辩论不仅能够让百姓增长见识,以期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对于辩论者收获更多。”
    老学究感慨地说:“老夫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即使投稿也没有被选择刊登的水准。”
    刘姓青年:“现在大量地方和个人办的报刊杂志正在进行自命题辩论,因为这些刊物数量多、售价低,更能被普通百姓接受,其火爆程度已经超过了官方主导的公开辩论。
    老学究何不去投稿,那里才是您这样有见识的人士成名的台基。”
    老学究兴趣大增:“有这等机会?老夫没有成名的欲望,只是不甘在沉寂中度过余生!”
    说罢,老学究与大家告别,一溜烟向报刊杂志亭冲去,哪里像一个知天命年龄的老头,其速度完全可以与长跑健将相比。
    一个老学究能够有这样的认识与行为,这与社会的变革是分不开的,没有进行公开的全民大讨论之前百姓的认识还是朦胧的。但是经过全民大讨论之后,因为阅读的次数增多,还参与了不同场合下的讨论,从开始的阅读、聆听者变成直接参与者的人越来越多。
    上面发生的类似讨论与行为在全国范围内比比兼是,更多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也找到了人生切入点。
    大辩论直接改变了百姓的思想意识和生活行为,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形态和行为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周围相关人员的连带变化。这种变化是空前的、是前所未有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力量是巨大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意识形态的革命在大明已经形成。
    边远地区接受新百家和响应辩论的热潮更为惊人。
    边远地区经济比较落后,百姓渴望变革的愿望比沿海地区更大。历史上政治或经济变革往往会在边远地区作为发动点,因为士族官僚的触手很少深入到这里,变革的阻力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要小得多。
    现在大明实行普及小学教育已经有八九个年头了,即便是偏远地区青年人识字率也达到百分之四十左右,阅读报刊杂志已经成了他们了解外面的唯一途径。
    大量边远地区的人愿意学一些新百家的本领,也期待科举和官员用一些非传统科举出来的人。
    朱由校耐心地让刘若愚收集整理这些情况,司礼监、档案司成了调查舆情和信息整理。
    这场论题大辩论对于社会发展无疑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报刊杂志上进行论题大讨论直接影响到了各个层次的思想与意识形态领域,对社会的影响是空前的。
    论题大辩论也传到了边远农村,虽然大辩论的高潮还没到达这些地方,但是多米诺骨牌效应越到末端威力越大。
    不过也不代表儒家被舍弃。
    像黄尊素的观点也被不少百姓认可,另外儒家也可以复古追求古之儒生的、学习孔孟的人生探索之路,而不是只把他们的话语教条化、固定化。
    老儒家走向新儒家的步伐,比之前新百家崛起都要慢一些,但现在速度加快了。
    村子里的老师和文化较高的人成了义务讲解员,进步派的论题文章最受乡村百姓的欢迎,至于东林党和儒家守旧派论题里的古文和骈体文,大家渐渐不想听。
    新儒家开始推动讲述孔孟的传奇故事,从他们的事迹里提炼思想。
    旧的断章取义式的教条被百姓们抛弃,旧儒家士族垄断教育的时代就要一去不复反了。
    不久之后,传统儒家与东林党守旧派就等于游离社会之外的另类,本来他们就没有群众基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