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第790章 吴又可的角度,千千小说网移动版
返回第790章 吴又可的角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传庭建议在南美东部修筑500里两长、丈高的长城,模仿当年万历年前后,曾在湖南修筑了一段长城的经历。
    由于这段长城主要用于防范苗民起义和推动苗人定居与大明官府合作,因此被称为苗疆长城。
    这个计划当然是不错的,但是很多大明百姓和新百家人才,都觉得大洋洲土著竟然敢于杀害我大明移民,是可忍孰不可忍,敢于捋大明的胡须虽远必诛!
    不少人赞成袁崇焕佣兵团长的果断镇压手段,原始部落的大洋洲土著敢于杀害大明同胞,如果不镇压,却要修什么长城。试问华夏的长城哪一朝哪一代阻挡住了胡人南下牧马与劫掠?那样的话,明军和移民干脆卷着铺盖卷回国算了。
    新的论战又开始了,
    对于缩真所写的论文支持者不少,反对者也有。反正是各持己见,均能说出一大堆理由。
    大讨论的第一旬,双方观点差不多不分高下。
    支持大洋洲长城计划和反对建长城消耗人力物力的人,差不多一半一半。
    而且各有道理。
    朱由校其实也乐于看到新百家的人才们内部也有不同意见说出来。
    新兵家不是都站队支持,新儒家也不都反对,而是同一个学派内部,有支持有反对。不会因为派别就搞抱团和党争。
    所有学派中,多数都是各持一半的态度,只有一个学派,基本一边倒的支持大洋洲长城计划。
    朱由校一开始听说还有点担心,但是知道是哪一个学派以后反而会心一笑。
    它不是擅于军事的新兵家,里面反对搞长城,觉得长城是防守和丢人行为的不算太少呢。也不是新儒家,虽然新儒家看起来温和,但是其中不少人很清楚,当地土著的文明程度远远没到用仁义教化的程度。更不是比较理想的新墨家,新墨家甚至支持比反对还少一点。
    它是新医家。
    新医家绝大部分人,支持大洋洲长城计划。
    尤其是吴又可,新医家瘟疫研究的领军者,认为没有阻拦放开接触,很可能对土著更加有害,尤其是土著不像大明经历过瘟疫,有更好的身体和更好的医疗办法,如果有长城和固定关卡定居点加以引导防范,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瘟疫传播的可能性。
    新医家其实算是热度比较低的学派,不像新兵家、新公输家、新纵横家那么能干,也不像新墨家、新儒家和新名家比较活跃于朝廷与自然探索的前沿。
    但新医家恰恰说得对!
    尤其是吴又可的瘟疫学,在朱由校提供土壤并支持后,更是比历史上成就还高。
    吴又可得话也让朱由校想起一些事。想起了后世大洋洲大陆土著的悲惨遭遇,令他心痛。
    从1788年到上个世纪处初,大洋洲土著由原来的100多万,只剩下2万;700多种语言损失殆尽,许多民族消亡了。
    一部分原因是部分土著变成了奴隶或者被残杀,但是对土著最大的杀手就是欧洲人带来的疾病。
    鼠疫、霍乱、天花这三种外来瘟疫,本身就非常可怕。当地原始的人土著人更是很少接触这些大洋洲以外的疾病,本身营养和身体又差,再加上尼德兰、英格兰人也不管土著,结果疾病大流行,土著人口迅速下降......
    这些知识比较冷门,也幸亏吴又可从防范瘟疫角度支持大洋洲长城,让朱由校想起。
    朱由校安排皇家科学院的徐光启、邓玉函、卜弥格等人也一起发文。
    表示大洋洲土著比华夏落后,目前根据工具、语言、定居水平考察,差距很可能有几千年,对方比夏朝还要原始,属于不同时代的人类,如果不对土著活动范围加以限制的话,也许对我们毫无影响的病体传播给土著可能具有巨大的杀伤力。
    新医家吴又可的角度,非常值得关注,皇家科学院比较赞成修长城的计划。
    朱由校觉得是时候了,这个话题不结束,还又上新的讨论。
    他从另一个角度加把力。以化名,对卫所的一个重要刊物投稿。
    前三分之一讨论建长城话题,后面话锋一转,讨论起大明的殖民地政策,表示殖民地建设太慢,是不是应该就近在殖民地发展工业,毕竟当地的工业资源很多,何必运回来再搞。
    另外又以这个化名投稿另一个皇庄刊物,提议大明应该在全球全面出击,现在的政策是不是过于温和?要直接派遣明军进驻欧洲及世界各地。
    这两篇一出,掀起轩然大波。
    很快有人参与投稿讨论。
    也有人担心朝廷会不会觉得这个投稿太干预朝政,会弹压禁止议论呢?
    没想到,并没有禁止,反而已有相关话题且方向有益的文章,都尽快刊登出来。
    皇家科学院的话让人比较信服,但是新话题更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和更多眼球。
    一些人觉得应该让殖民地大发展,如果殖民地过苦日子,早晚华夏人会被驱赶出境。如果殖民地富裕强大了,土著才能归心于大明。
    另一些人觉得殖民地日子过得很爽了,何必再投资发展工业,那样反而跟本土抢饭碗。殖民地就是为了大明本土输送原料的基地,如果殖民地富裕强大了,就会失去控制,早晚独立。
    一时间两种舆论争锋,讨论十分激烈,没人发现被引导转移了话题。
    因为大家都在想,大明付出军力、人力、物力一定要有回报,永久掠夺殖民地才对得起国家与人民。
    对于大明主导世界也是让大家大发想象。
    究竟采用文制还是武力,还是文武结合才能长期稳定大明对于殖民地的统治,其实没人说得清楚,但是绝对不能像之前大明只充当东亚的名义领袖那样。
    有的觉得就应该明军进驻世界各地,建立起大明主导的世界。
    但是单纯靠武力肯定不行,经济作用要强于武力,没有经济做后盾,没有正确的统治办法,武力占领绝对不会持久,随着火器的不断发展,军费开支将来会越来越大。
    有的觉得应该树立一种秩序和规矩,而不是军事控制,暴秦就是军事控制六国,结果二世而亡,说明军事控制绝非正途。
    秩序如何建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