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第685章 集中兵力开战,千千小说网移动版
返回第685章 集中兵力开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天启十三年,公元1633年4月。
    朱由校在巴士拉登陆。
    随同抵达的还有这次亲征的主要枢纽团队,以及几乎全部弹药和各类后勤物资。
    虽然是四月,但是两河流域已经炎热如夏,不过这批来的明军,超过半数在南洋和锡兰、果阿做了适应性训练,剩余的明军也大多在华南和华东比较炎热的区域驻扎训练一段时间。
    四十万明军还绝大多数因为饮食保障好,肉类和蔬菜水果吃的比较多,所以没有夜盲症,夜间凉快一些完全可以驻守、行军、操练和学习娱乐。所以虽然来到遥远的中东,却依旧保持着高昂的士气。
    还有充沛的淡水和椰汁、橙汁、香蕉汁来消解和去暑,即使是白天,只要不傻傻地去晒中东的大太阳,就没啥人中暑或者生病。
    朱由校坐镇巴士拉,召开大决战前的作战会议。
    戚金、秦良玉、沈有容、张名世等一批总兵及以上的武将,熊廷弼、魏忠贤、叶向高、杨嗣昌、洪承畴、朱燮元等一批巡抚及以上的文官,集中于大厅内讨论。
    锦衣卫之前已经来到中东,探查了巴士拉、巴格达及周边详细地形,再加上波斯人、埃及人的辅助,一整套共大大小小十几张详细地图,七座详细沙盘,呈现在大厅内部。
    朱由校也不坐着议事,直接带着众人先看地图再看沙盘,对着众人说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此次大战足足四十万主力,另有民夫和民船水手没有算在内,所以人力物力消耗极大,后勤为重中之重。”
    “正是。”众人回道。
    “我军后勤补给,主要依靠海上运输转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运到巴士拉,其中关键节点为霍尔木兹海峡到两河的河口,再从两河河口运到巴士拉及周边各个我军营寨。”
    朱由校手指霍尔木兹海峡中最关键的霍尔木兹岛:“此处是海运中转的紧要之地,虽然波斯湾周边各个城镇,都有我们的驻军和拥护我们的民兵,但依然要提防敌人派出刺客小队或者自杀式攻击。”
    刺客小队或者自杀式攻击,在东亚相对比较少见,但是倭岛也算是惯用,比如忍者其实不善于正面交战,但是搞刺杀和自杀式攻击比较厉害。
    这一次倭岛并入大明,明军也对这种战术彻底掌握了。其中部分编入了锦衣卫,部分编入了明军夜不收搞侦查,目前也融入的不错。
    朱由校对沈有容说道:“沈将军,此战水师最主要的任务是保障后勤。你务必警惕敌人的偷袭战术,要让敌人的一切小规模袭击,都伤不得我们的水上后勤补给分毫。”
    水师大将沈有容回道:“末将领命!”
    这一次水师那么强,却没得打,看起来有点可惜。
    不过养精蓄锐、备战待敌,进入到这个时代以后,不愁没有战舰发挥的机会,因为直到大规模铁路建设和大型航空运输推广以前,海运和漕运就是世界上最有效。
    哪怕铁路和航空运输发展到后世,论大宗货物运输,也是水运也比铁路效率高、成本低。
    所以谁掌握了大海,谁就掌握了世间物质流通。
    现在,大海在大明和大明的盟友手里,敌人要想挑战大明的势力,海上是绕不过的一关。
    所以,水师后面有的是机会发挥。
    朱由校带着众人回到沙盘上,对着最大的中东地区沙盘分析起来。
    “诸位且看,整个两河流域是一个很大的盆地,一边是波斯和安纳托利亚高原,另一边是炎热的沙漠与丘陵。而两河流域水源丰富,最古老的文明曾在此繁荣。
    而巴格达城,就是盆地的腰部,是此处最核心的兵家必争之地。”
    众人纷纷点头。
    这回是临战会议,也不搞什么一人一句的发言讨论了。
    朱由校对众人说道:“巴格达一带大决战,这是敌我双方的必然选择,这次直接开战,一举消灭敌人主力。”
    然后指着巴格达城池说道:“敌人主力暂时在巴格达以西的费卢杰,还有相当部分兵力安营绵延上百里,甚至到西边大马士革一带。这是想诱使我军进攻,拉长战线诱敌深入,并且凭借巴格达的高大城墙和众多人口,先立足防守消耗我军。
    战线拉长,我军前军到费卢杰,后部还拿不下巴格达,首尾拉得很长且不能相顾,然后穆拉德四世再以兵力优势和依靠的主力,一口气挫败我们。
    但是!这是痴心妄想!”
    他朗声说道:“我军不必进攻巴格达城,而是迫近以后,以大炮轰碎城防,使敌人军心不稳。然后背靠底格里斯河,以逸待劳让敌人主力先来进攻。我们随后发起整个战线的反击,粉碎敌人的主力。”
    这是一个先守后攻的打法,敌人想让我们先攻,我们反而不入套。
    这种双方各几十万人的大决战,会有绵延的战线,各个兵团组成前后犄角。
    其实敌人是在主场作战,哪怕两河流域最初不属于奥斯曼土耳其,但是敌人也在这里盘踞超过三百年了。
    所以除了地形图,明军对于哪些道路周边有深埋的暗中泉眼?哪些地方的沙漠是可以急行军通过的?哪些地方的沙漠是万万不能深入的?
    这些明军就算调查也不如敌人清楚。
    既如此,当然采取防守反击,让敌人的大军先动起来,然后再重点击破,突破纵深分割包围消灭。
    这是最好的客场作战打法,
    朱由校看向炮兵大将张名世:“张名世将军,我军炮兵准备的如何了?”
    张名世回道:“回陛下,炮兵共计七万三千五百五十七人,千斤以上红夷大炮共计一千一百门,每门炮随军备弹三百,后勤仓库中已到中东的炮弹够每门一千发,在运的还有每门五百发。足以轰开一切阻隔我军的工事。”
    “那么有多少是计划用于野战的,有多少是计划用于轰炸城防的。”朱由校决定问细一些。
    张名世毫不犹豫地回答:“实心弹占七成,可以轰击工事也可以用于野战,其余开花弹、葡萄弹、霰弹、燃烧弹和定时印信爆炸弹,主要用于野战和特定用途。两者都够用,随军与在仓库、在运输途中的,都是各种炮弹均有,不会出现前线某种炮弹不够的情况。”
    “好。”
    朱由校又看向熊廷弼、洪承畴二人:“这回是四十万明军集结,不可能集中于一处开打。除了作为偏师的波斯军和埃及军,我们主战场也会分成几个集团。你们二人准备好领兵作战了吗?”
    “请陛下放心!”熊廷弼、洪承畴大声回答。
    “好。那听朕号令,开始布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